汉语教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语教师新闻
我国金融人才短缺瓶颈亟待破题
已有 4088 人围观
我国未来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金融业亟需人才,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首席或高级经济学家、高级风险评估预测专家达到7.3万人,新增金融分析师、国际会计、保险精算、保险核赔、财务总监等重点领域高级金融分析专家18.9万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已对教育界提出了非常严峻的任务
金融人才呈结构性紧缺
日前,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院士指出,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创造了很多财富。但是否守得住财富,有待国内金融人才的发展。
目前,上海正处于由区域型金融中心向世界级金融中心发展的进程中。日前2011年度“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由于在服务水平、产业支撑和综合环境等分指标上的进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实力超过巴黎、法兰克福,位列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之后,居于全球第六。
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带来金融人才需求的旺盛,但是人才市场的供给却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困境。
分行业来看,近两年,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使得国内证券公司开户数不断上升。由此,筹备新业务、拓展专户业务以及传统业务的增长,成为了近期证券行业的工作重点。而证券公司在业务拓展的同时,也对证券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再加上每年人才的流动,使得目前证券业凸显出巨大的人才缺口。此外,一段时间以来,银行、基金公司、券商、QFII纷纷大举进军期货业,大有决战“期货业”之势。而与期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市场上合格、合规的期货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据前程无忧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1至5月金融业(包括金融/投资/证券、保险、银行、会计/审计四大行业)的网上发布职位数总量为425451个,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36%,比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2.9%。其中,3月份的金融人才需求开始出现显著增长,环比增长了14%;4月的人才需求继续走高,以13%的增速站上了2011年前5个月的人才需求最高峰。
一知名专业金融招聘网站日前在上海发布其最新的中国人才调查数据也显示,超过半数的金融机构计划在2011年增加人员招聘。
而这也正恰恰折射出上海缺乏金融人才的最大症结,就是传统的存量金融人才增长已无法匹配上海金融功能的迅速扩张。
从前不久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发布的“2011上海金融景气指数”来看,上海金融人才景气程度发展相对缓慢。虽然上海金融人才质量水平虽相对提高,但人才数量还需增加,结构性紧缺现象仍然存在。
以人才规模为例,与世界级金融中心人才规模相比,上海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都凝聚和聚集了大批一流的国际金融人才。从绝对数而言,伦敦和纽约的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都远远高于上海市,分别是40万和80万人。从相对比例看,伦敦和纽约金融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2%;新加坡近4年的平均金融业就业人数在12万,约占总就业人数的7.5%。香港的金融业就业人数基本维持在就业人口总数的5.5%,去年金融业就业人数约为19万。而上海的金融业就业人口去年虽然有近24万,但仅占就业总人口数的3%左右。不仅如此,纽约和伦敦还汇聚了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金融精英。这些握有金融话语权的高端人才,既是美英极为重要的战略资产,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际金融秩序的变迁。
去年底,伦敦金融城市长约翰·史达德在上海访问时就指出,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巨大缺口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瓶颈。而人力资源供给因素在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前六大因素中高居榜首。
可见,上海能否如期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既取决于要素市场发育以及与纽约、伦敦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此长彼消程度,某种意义上更取决于中国和上海能否造就一大批熟悉金融中心运营机制并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人才。
为此,配合未来五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市制定的金融人才“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几年,上海金融人才总量要实现跨越式增长。到2015年,上海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将达到36万人左右。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上海金融业从业者的增长数量基本相当于过去10年增加的总和,速度将大大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