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语教师新闻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圆满结束
已有 3456 人围观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闭幕,在大赛上获奖的选手受到了近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企业的热捧,50多名获奖选手与42家企业现场签约,从赛场成功地走向职场,请听记者郭玥、翟婧秋的报道。
在招聘会上,从5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获奖选手成为了各家企业争抢的对象,来自江苏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杰获得了机械部件创新与制造项目的二等奖,在招聘现场他与天津第一机床总厂达成了初步就业协议,刘杰告诉记者:
(录音:为自己找发展空间、升职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这是我人生当中重大的转折。关注(企业)对员工的学习空间、待遇和它的综合实力,有了这个机会选择单位多一个筹码。)
来大赛观摩的企业通过大赛寻找千里马,纷纷向技能高手们抛出橄榄枝。坐落在滨海新区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为获奖选手提供系统的职业规划和落户天津的优厚待遇,公司招聘科长耿建介绍说:
(录音:技能大赛这些学生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强,他们的优势一是把他们学的东西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实际当中,二他们的思路很开阔。他们的职业生涯道路是先在车间锻炼三到六个月,然后到部门做技术往技术骨干培养,高端人才引进从户口、住房方面开发区都是有政策的。)
来自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已经连续三年关注技能大赛,他们给获奖选手开出了税后五千元的月薪,同时具有国家事业编制,人事教育处负责人陈先生说,他们不仅关注参赛选手的基本技能还将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录音:我们觉得能够经历这种锻炼出来的学生他基本功会很强,适应能力也会很强,他会是一个比较好学、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不仅干他本行优秀,我们认为他干别的也还是可以的,反正我们现在技能人员全都要求必须是大赛、而且是获奖的选手,只要是我们认为优秀的选手,只要进来,我们都会工岗同酬。)
本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禄群认为,这一现象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信号,充分体现了产学结合的优势:
(录音: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这样一个平台他就是出高层次的人才。我认为职业教育从现在开始就走出“低谷”了,社会接纳程度越来越高,说明我们无论是从教学上还是教改上、课程设置上都更加贴近了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