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语教师新闻
今日美国报:美国可以学习的国外最佳实践经验
已有 5113 人围观
一种“美国例外论”的学说认为,美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甚至优于其他国家。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自鸣得意是恰当的。美国是例外的,而且我们美国人有许多值得骄傲的理由,简单列举几项:我们有设计精巧的宪法,以及对宪法保证的自由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我们有创造、革新与进取的传统;我们有“熔炉”带来的多样性;我们有军事方面的优势。
不过,“美国例外论”也会带来自满情绪,而目前需要的恰恰不是自满。美国并未独占明智的政策。事情远非如此,我们不断缩小的制造业基地、表现欠佳的学校以及难以正常运转的医疗保健系统都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领导人应当学习国外的最佳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带回国,而不是沉迷于我们的伟大或瞧不起其他国家。今后我们将逐一为大家呈现出一份来自其他国家的诱人的政策菜单,先上三道开胃品:
芬兰的教育
在2009年国际数学能力评估中,美国学生位列第32,排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之后。芬兰高居次席,该国也曾长期在这方面表现一般。
与美国一样,芬兰的学校也是由地方出资,不过芬兰有许多做法值得美国领导人思考。其中一个做法就是,满6个月的婴儿可以送入高质量的公办托儿所。这保证了儿童在上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时就已经做好了学习的准备。
芬兰学校往往每个班级有两个教师,其中一个教师重点关注后进生,这些学生在受到特殊关照的同时能继续与同龄人在同一个班级上课。
最值得注意的是,芬兰似乎解决了困扰我们教育制度的教师过劳问题。在美国,大约一半的新任教师在工作头五年内就辞职。剩下的绝大多数教师也对职业失去了热情,不过几乎不可能辞退他们。
芬兰却避免了这个问题,方法是招聘最好的教师并给予他们职业发展所需的工具。芬兰资助师范生的教育费用,以便吸引聪慧的学生,让他们可以毫无负担地开始职业生涯。随后,芬兰要求师范生参与一系列的测试、培训研讨会以及实习锻炼,以确保他们在走上讲台前做好了准备。
芬兰的教师一经录用就获得更大的教学自由,其中包括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教师在社会中备受尊敬,他们所得到的赞美与军人、消防员和警察在美国受到的赞美不相上下。
所有这些让芬兰成为世界各地教育界领导人取经的地方。美国最好还是在芬兰的课堂中好好学习一下。
德国的制造业
制造业差不多占到了德国经济的四分之一,而美国仅为14%。这让德国一直拥有充满活力的中产阶级,而且与美国相比,德国失业率更低,收入较为平等。德国一些劳动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司董事会给工会设置席位)会在美国引发激烈争议,不过德国的许多做法采用起来会较为容易一些。
首先是职业教育。德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接受过某种程度的职业培训,之后往往还当过学徒。
回溯至19世纪末,德国就有许多成功的计划:向与私企紧密合作的大学附属制造中心提供支持。在美国,联邦政府支持基础科学、空间探索以及医学。但是,向更为实用的应用科学投入资金常常遭到惊人的反对,反对的声音来自对这种“产业政策”感到不满的人。
德国经济成就中最惊人的部分也许就是其社会保障网络。德国的伤残险保障计划的范围不及美国社会保障署的宽泛。约有8 3 0万适工美国人领取伤残金自经济衰退以来人数增加了17%,这表明对于某些美国人来说,该计划充当了长期失业计划。
德国的制度对未就业者不怎么慷慨,却向那些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人提供更多的奖励。例如,失业者如果从事薪水不高的工作,那么他们仍能继续获得部分失业金。
所有这些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德国就业状况连续24个月出现好转。德国的失业率目前为7%,远低于美国的9.1%。
加拿大的房贷
加拿大住宅和抵押市场要比我们稳健得多,住房自有率为68%(略高于美国),房价在2008年短暂下跌后回升。
那么,加拿大采取了什么措施创造了如此稳定的楼市?更好的问法或许是:加拿大没有做什么?加拿大没有为住房贷款提供巨额补贴。美国不动产中介、建筑商以及房地产抵押银行则游说美国国会与州议会提供这样的补贴,以此作为通往美国梦的捷径。
加拿大对抵押贷款利息不给予课税减免,而美国贷款人的按揭贷款额达到100万美元就可以减免利息。加拿大住房自有率与美国相当的事实表明了减税优惠的真正后果。这些减税优惠抬高了房价(尤其是在住房有限的地方),鼓励人们购买或建造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大房子(尤其是在土地供应较为充足的地方)。
加拿大也没有房利美与房地美这样的房地产抵押巨头。这些巨头掩盖了在房贷产业的巨大风险,也把数千亿美元账单留给了纳税人。
加拿大这样做的结果是,其房地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美国那种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的循环,而且其房地产抵押市场更为稳定。加拿大借贷人更为保守,而且坚持持有自己的贷款:约有29%的住房类抵押贷款被打包成证券供全球投资者买卖,美国则有60%。而且加拿大几乎没有次级抵押贷款,即便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前那段得意忘形的日子里。
加拿大人很庆幸自己没有仿效美国疯狂的住房政策,尤其是在看到这个南方邻国的经济被苦苦挣扎的住宅业所拖累。
如果美国是一家企业,那么其领导人会问为什么自己的管理如此无效,为什么在诸多方面被击败。他们在看待外国的经验时不会带着不屑的神情,而是带着吸纳这些最佳想法的强烈渴望。他们会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美国最为例外的也许就是自己的灵活性与竞争力。有时这也意味着从他国获取值得借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