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利用舆情监测为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驱云拨雾”
已有 3398 人围观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成为公众表达意见重要场所,网名的声音成为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并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其现实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容纳性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舆情反映民意的多样性。这种民意的多样性分散了我们对突发事件核心民意把握的准确度,在突发事件舆情回应过程中很难找准“靶心”,快速准确处理舆情危机。因此,如何找准民意质疑的“靶心”,迅速有效回应危机成为舆情处置的重要部分。
网络舆情对现实舆情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
前段时间以来,有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场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有评论指责网络因其发言门槛低、传播效率高的特质,成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灾区”。还有评论提醒称,网络民意与现实民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网络舆情并不完全等同现实民意,只是因为网络的强大,让那部分片面的、情绪化的声音放大了,甚至在传播中扭曲了。
诚然,由于中国网民呈低学历、低年龄和低收入的“三低”状态,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局限性,但这些并不能减弱网络舆情对现实舆情的影响力在不断的增强这一现实。互联网本是一个为更多的人提供交流沟通机会的平台,其网络声音来源一个个屏幕后方的实实在在的人,其网络观点有一个个活生生的显示载体,因此网络舆情是现实舆情的“晴雨表”,即使有一定偏差的存在。
同时,网民群体中也从来都不缺乏具有“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和媒体,他们的学历高,收入高,往往是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和权威代表,他们在网上的言论容易引起大量网民的跟随和拥护,他们所营造的舆论场与现实舆情更加吻合。而这些“意见领袖”的言论更加理性,更具深度,更具影响力,这就决定了这些网络“意见领袖”对现实舆情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对待网络舆情,一些地方政府在经常被“添乱”的网络舆论所困扰,希望网民能够增加自身素质,提升是非判断力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求诸己,思考一下是否因为自身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不深,把握不准,而错过了来自于网上的“真知灼见”?如果官方只是简单地把网民呼声视作以讹传讹而不予重视,看不到网络舆情对现实舆情的引导作用,自然也无法得到网民的尊重与信任。
网络开放性和容纳性让舆情应对犹如“雾里看花”
时下,一方面网络舆情对现实舆情的引导作用在不断增强与凸显,而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开放性和容纳性的特点,网络犹如一个大“熔炉”,各种观点意见在里面不断的锤炼发酵,形成多个以“意见领袖”为中心的舆论场,这促成了网络民意的多样性。
现在,随着地方政府部门应对舆情经验的积累,一起热点事件发生后官方“沉默以对”的情况逐渐减少,但由于网络民意具有多样性,对于同一热点突发事件,不同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意见和诉求,这就多样化的意见和诉求给官方回应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让官方应对舆情危机犹如“雾里看花”,严重削弱了舆情危机处置的准确性和效果。
5月29日,据某舆情监测系统监测统计显示,有网友曝出河南许昌市魏都区新办公楼造型气派、豪华引爆网络,网上舆论质疑声一片,舆情危机度不断上升。对此,当地政府回应新办公楼建设是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显然,官方“为方便群众”的解释并没有让公众信服,网上网友质疑声不减反增。在这一事件中,民意诉求点在于,魏都区政府究竟是否有必要建如此规模的办公大楼?有没有超出标准?兴建豪华办公楼背后是否存在贪腐问题?等,对这些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避而不谈,显然是未找准舆情的“靶心”,应对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网络舆情的多样性增强了舆情应对的复杂性,官方在应对舆情事件是如“雾里看花”,不能准确把握舆情事件的民意诉求“靶心”,这必然导致官方回应答非所问,危机处置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因为没有抓住“靶心”导致回应走偏,很容易被公众认识为是逃避现实问题,引起不满情绪,从而把危机推向高潮。
舆情监测系统为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驱云拨雾”
之所以官方在应对舆情事件是如“雾里看花”,不能准确把握舆情事件的民意诉求“靶心”,主要在与对热点事件的舆情走向缺乏科学、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从而导致对舆情焦点研判的失误或偏向。因而,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的有效机制,通过舆情发展跟踪监测,分析舆情动态数据,研判舆情走向,为舆情应对“驱云拨雾”。下面,阐述舆情监测在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的重用。
一、在信息采集方面,全网信息抓取,保证监测信息无遗漏。舆情监测系统可以处理任何复杂网站,对网页上的文本、数字、图片、视频等可见内容进行无遗漏抓取,从而保证用户舆情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监测信息的海量化也保证舆情应对策略更能反映公众舆论民意诉求,更体现策略的科学准确性。
二、在预警方面,全网舆情监测,快速反映,从而保证第一时间处置危机化解矛盾。用户每日除了监测系统自带的基础目标网站库外,还可以对用户自定义的重点网站全进行实时重点监测,特别是对用户关心的某一微博话题进行专题跟踪监测,实时掌控该话题的舆情发展态势。一旦发现舆情异象,系统将第一时间发送预警信息到责任人,保证用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及时做危机处置。
三、多样式监测数据报表呈现,为危机处置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同时还可如实反馈舆情处置效果,提升用户舆情应对和处置能力。系统可以多样式呈现监测结果,包括各种数据图表,各种内容列表。对于监测结果,系统可以通过内容丰富的日报、周报、月报等各类舆情简报形式呈现,帮助用户准确分析舆情潜在发展趋势,锁定影响危机化解的核心民意诉求,提升处置的针对性。同时对危机处置结果的监测反馈可以帮助用户总结经验,提升舆情应对和处置能力。
不管怎样,在公众社会管理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舆情危机处置必须顺应主流网络民意诉求。在茫茫网络舆情中,只用准确把握了事件民意诉求的这一“靶心”,针对性回应和引导,舆情危机将不再是烦恼。